解決水泥行業產能過剩,除了淘汰落后生產線,企業兼并重組外,向商品混凝土及其他下游產業鏈延伸,是一種可行的舉措。國際水泥大公司如拉法基的實踐證明,水泥廠發展商品混凝土是成功的做法,但是,進軍商品混凝土并不是“水泥產能過剩,向下游產業延伸”的唯一出路。
目前投入到或預備投入到“商品混凝土”的水泥企業越來越多。盡管水泥企業向商品混凝土延伸,有掌握上游資源,熟悉客戶、了解信息、資本雄厚等眾多優勢,但同樣容易出現產能過剩,形成賣方市場,出現惡性競爭的情況。
商品混凝土生產受氣候,工程施工的制約,影響,具有非連續性,因此布局時單線規模不宜過大,技術門檻看似不高卻很關鍵,容易出現質量問題,“一出問題,就賠不起”。
除此之外,不少涉足商混攪拌站的業主頻于應付當地沙霸,路霸等勢力的威逼,沒有精力在企業技術,管理等方面提升,難見到發展的前景。
放眼看來,湖北省經濟建設發展 對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帶來新的生機,除“商品混凝土外”,水泥企業向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延伸的領域很廣泛:
鐵路建設: 湖北省鐵路建設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據報道,截至2009年11月底,我省境內開工建設的23個鐵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972億元,其中,今年完成投資310億元。
漢宜鐵路、石武客專、渝利鐵路和武九、長荊鐵路電氣化改造等8個項目正抓緊建設,武黃、漢孝、武咸3條城際鐵路也在全面推進之中。2011年年內,武漢城市圈4條城際鐵路中,至少將確保一條如期通車。鐵路建設需要大量的預應力混凝土軌枕和橋梁等水泥制品,為水泥制品工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給排水方面: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前期工作并盡早實施,加快水利現代化進程,重點保障城市防洪、供水和改善水環境;對于推廣應用新型管材,大口徑預應力鋼筒混凝土管,混凝土排水管道、大口徑PCCP管以及市政構件的需求量會有很大的增加。
城鎮化建設:據專家預測,到2010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將達到47%,到2020年,達到58%~60%,同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對農村道路、排水管道、園林綠化、文化設施、村民住宅等進行的改造和擴建增加了更多的投資和消費需求。所有這些需求會都會帶動混凝土給排水管道、商品混凝土、裝飾混凝土制品的發展。此外,完善農村電網、實現村村通電話、能上網等規劃的實施,需要架設輸電、通訊等工程線路,需要大量水泥電桿,為水泥電桿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各規劃與建設中的經濟開發區建設需要管樁。
我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是建材行業中僅次于水泥和墻材的第三大產業,對全省國民經濟的發展,對城鄉基本建設和人民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目前的現狀是:我省水泥制品行業存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的大問題,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產業集中度較低。因此,需要在省內培就幾個技術裝備水平高、有自主創新能力能引領行業技術進步、帶動行業健康發展的龍頭企業,迎接水泥企業的進入。
湖北省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