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
此次調整對行業影響不大
根據通知,針對“兩高一資”產品,此次出口退稅政策調整涉及的商品有六大種類,其中玻璃及制品主要涵蓋了浮法玻璃、壓延玻璃等產品附加值較低和高能耗產品,而鋼化玻璃、夾層玻璃、汽車玻璃、中空玻璃、玻璃空心磚、導電玻璃、液晶玻璃基板等附加值較高的加工玻璃出口退稅率仍維持在13%。就此次出口退稅的調整,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指出,取消部分玻璃及制品的出口退稅對玻璃行業影響不大。
取消出口退稅的其他種類還包括部分鋼材,部分有色金屬加工材,銀粉,酒精、玉米淀粉,部分農藥、醫藥、化工產品,以及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膠及制品,涉及406個稅號。
鼓勵加工玻璃出口
目前,我國主要加工玻璃的出口型企業都是行業內名列前茅的骨干企業,在生產技術裝備、投資規模、技術和管理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都有較高水平。玻璃協會表示,加工玻璃不同于平板玻璃,屬于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對社會貢獻大的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降低會消弱這些企業在國際上的市場競爭力,導致企業增值稅稅負增加、利潤減少、所得稅也相應減少,從長遠看不利于加工玻璃行業的發展。
鑒于此,玻璃協會通過多方努力,向政府相關部門及時反映和溝通情況,提出將深加工玻璃的出口退稅率恢復到相應水平的建議。
取消平板玻璃出口退稅
2008年之前,我國平板玻璃出口呈大幅增長態勢,出口金額每年平均增幅達26%。2008年之后,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出口有所下降,2009年平板玻璃出口金額為5.12億美元。雖然多年來,我國在世界玻璃市場已有一定基礎,產品也已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我國平板玻璃整體平均價格卻只有發達國家市場價格的1/2左右,價格優勢明顯。玻璃協會認為,盡管國家取消平板玻璃5%的出口退稅,但對出口影響不大,今后我國仍會保持玻璃出口大國的地位。
并非貿易政策全面轉向
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創匯。時隔3年,財政部再次調低出口退稅,對此,專家指出,此次政策調整并不意味著我國外貿政策的全面轉變,而是一個非常審慎和有限的調整,主要是為應對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和減少國際貿易摩擦。
“這次政策調整涉及的406個稅號商品,大致相當于2007年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1/6。這說明此次政策的調整是一個非常審慎和有限的調整。”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相關負責人指出。該負責人表示,取消部分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實際上是全球金融危機告一段落后,國家繼續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政策調整,而此次調整比較明顯的特點是,調整力度比危機前要小。
從2009年11月起,我國進出口已經延續了7個月的恢復性增長。在去年5月同期下滑至谷底的基礎上,今年5月實現了較大幅度的恢復性增長。與金融危機前2008年1~5月相比較,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8.5%、4.0%和13.6%。“此次政策調整大的方向是按照淘汰落后產能的方向進行的,同時這也是減少國際貿易摩擦的一種措施。企業應在應對這種調整的同時實現轉型升級、創新產品并淘汰落后產能,提高產品附加值。”該負責人說。
助推行業科學發展
財政部發出關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的通知后,很多企業紛紛將電話打至玻璃協會詢問相關事宜。玻璃協會表示,此次調控主要針對部分高污染、高耗能產品,主流產品中浮法玻璃和石英玻璃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在今年5月初舉行的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抓好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取消部分鋼鐵、化工產品、平板玻璃等“兩高”產品的出口退稅。此舉實際上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用經濟手段增加這些企業的生產成本,有助于推進節能減排,抑制過剩產能,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雖然此次調整短期內會對出口有些影響,會削弱企業的價格競爭優勢,但從長期來看,取消部分玻璃及制品的出口退稅有利于玻璃行業推進工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抑制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把有限的要素資源引導和配置到優化存量、培育新的增長點上來,有助于促進玻璃行業實現科學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