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獲悉,總部設在武漢的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一線員工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余發富、王海龍、蔡顯舟、王妍、王耀庭、袁天海、呂雄等7人獲得7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這7項專利具有明顯的低碳節能環保的社會效益,并取得直接與間接的經濟效益300多萬元,一線員工真正成為公司科技創新的主力。
這7項分別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科技成果是:《一種高亮白高耐候白色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所制備混凝土具有很高的白度和亮度,而且耐候性能優異,不易受日光照射而白度降低或變色,能夠長時期保持潔白光亮的裝飾效果;《用于測量混凝土收縮的試驗裝置》具有對混凝土試塊定位準確,測量精度高,結構簡單且試驗的重復性好等優勢,已廣泛應用于混凝土收縮測試;《水泥膠砂試塊養護池水溫測量裝置》則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以往人為測量水泥膠砂試塊養護池中的水溫時對測量精度產生的影響,同時避免了測量人員長時間在濕度較大的養護室工作對健康造成的影響;《混凝土攪拌機的防沖撞骨料計量倉》不僅避免砂石料直接沖撞骨料計量倉的內壁板,既減少了磨損,降低了維護的費用,而且大大減少沖擊過程中產生的噪音;《粉狀物料密度測量裝置》解決了使用傳統“李氏比重瓶法”測量水泥等粉狀物料的密度時容易造成堵塞的弊端,從而使測量操作更加快捷、方便,提高工作效率超過1.5倍;《混凝土攪拌站料倉除塵裝置》采用兩重收塵裝置,可以起到很好的收塵集塵效果,使整個除塵系統運行安全可靠;《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試驗的對中裝置》提供了一種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試驗的對中裝置,能快速方便、準確無誤的將混凝土試件與墊板的中心對準,提高了測量精度和工作效率。
近一來,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極力激勵生產實驗一線的廣大員工發明創造,不斷鼓勵其鉆研技術、爭當技術創新的標兵與能手、勇于在低碳節能綠色環保的混凝土產品上申報專利,并設專利工作的專管人員,負責專利開發、申請、應用和保護工作。同時,把專利的申請量、專利技術實施效益、專利管理水平、技術創新工作直接與五家分公司、直營機構領導班子年度業績掛鉤,保證了知識產權工作的有序有效進行,促進了產品的更新換代,提高了產品的技術含量,使企業的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社會高端品位而一直立于不敗之地。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通訊員 許漢平 李健 趙日煦 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