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0日,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百億元的乙二醇項目正式投入試生產。該項目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高,循環經濟比重占公司產值40%左右,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0億元,并可帶動相關產業工業增加值約140億元。 (視界網 劉衛東 攝)
經濟要發展,項目是關鍵。2020年12月31日在武漢召開的全省發展改革工作會議透露:2021年我省將全力推動4274個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落地,加上續建的4800多個項目,共9000多個大項目將成為拉動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撐起湖北經濟“脊梁”。
交通、能源建設力度繼續加大
據介紹,2021年我省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4274個。這些項目涉及交通、能源等多方面。鐵路方面,我省將按照形成通達十個方向、構建“米字型”高鐵樞紐網的目標,全力加快沿江高鐵漢宜段等“4+2”重大鐵路項目建設,加大全省鐵路貨運支線建設,加強沿江高鐵宜昌至涪陵段、京九高鐵阜陽至黃岡段等項目前期工作,謀劃推動武漢都市圈市域(郊)鐵路建設。
航空方面,打造雙樞紐、發展多支線,建成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推動武漢天河機場三跑道、恩施機場遷建,積極發展通用機場。
水運方面,按照“江海聯運、水鐵聯運、水水直達、沿江捎帶”的要求,加快建設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三峽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引江補漢、杜家臺蓄滯洪區等工程建設。
公路方面,按照“高速公路優化擴容、國省干線達標提質、農村道路通暢安全”的要求,加快推進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擴建、武大高速、武陽高速、新港長江大橋等項目建設。
能源方面,則按照“多源、強網、增強、綠色、安全”的要求,加快仙桃電廠、荊州熱電二期和宜城電廠等項目建設,協調推進金上-湖北特高壓工程前期工作,持續推進全省城市和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
力爭“光芯屏端網”新增產值破千億
2021年,我省將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先進制造業主導、現代服務業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
同時,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啟動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倍增計劃,全力保障長江存儲一期項目全面達產,繼續支持長江存儲二期項目建設,謀劃推進中信科5G芯片、華星光電T5、邁瑞醫療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力爭“光芯屏端網”領域新增產值突破1000億元。爭取我省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納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先進制造業方面,我省將實施“技改提能、制造煥新”行動,推進三寧化工、華新水泥、程力汽車產業園、新冶鋼高爐煉鐵產能置換等重大項目投產, 推動汽車、化工、鋼鐵等支柱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推動食品、紡織等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狠抓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等工作。
現代服務業方面,我省將實施現代服務業提速升級行動,培育現代服務業萬千億產業集群,重點圍繞服務新發展格局大力發展現代金融、現代物流、高端商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圍繞制造強省大力發展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高技術服務業,圍繞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美好生活需要,大力發展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補齊縣域經濟、塊狀經濟短板
2021年,我省將加快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建立完善城市群協同發展推進機制和利益共享機制,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要素有序流動和產業深度銜接。
武漢城市圈大通道將開始多方向建設,向東共建光谷科技大走廊和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向西推動武漢與仙桃、天門、潛江協同發展,向北推動漢孝同城化,向南打造武漢、咸寧、鄂州生態綠色發展區。
省際合作方面,我省將加強與湖南、江西戰略合作,推動建立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的實體性機制,完善三省多層次、多主題的會商合作機制,共同爭取將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上升為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
著眼于補齊縣域經濟和塊狀經濟短板,我省將制定“百強進位、百強沖刺、百強儲備”實施方案,因地制宜推進“一縣一品”“一業一品”布局,制定全省重點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發揮好縣域經濟考核指揮棒作用,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壯大。
此外,我省將實施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程,編制完成全省新一輪新型城鎮化規劃,抓好陽新縣、紅安縣等10個示范縣(市)試點建設,打造“頭雁”形成示范,爭取部分試點在全國形成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