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的入口访问官方平台-onlyfans.com-onlyfans是什么意思

陈安宁:建设无渗漏工程 造福社会和人民

日期:2010-04-09 09:56:03
浏览数:

时下,我国建筑工程渗漏率达60%以上,多年居高不下。根据对国内建筑事故的调查,70%以上的公用、民用建筑物事故均来自屋面和外墙渗漏,特别是剧场、体育馆等大型公共设施80%以上都出现过渗漏事故;80%以上的地铁、隧道以及市政工程,都出现因混凝土产生裂缝,而致该工程渗漏的事故。

建筑渗漏,小则影响到人们的情绪、生活的舒适、身心的健康,大则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人身的安危、国家及个人财产的安危。建筑渗漏,已成为除建筑结构外影响建筑质量的第二大问题,属民众反映最为强烈的问题,是当前建筑工程质量投诉焦点。建筑渗漏,与广大民众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政府形象和社会安定和谐。

. 建筑渗漏非小事

1824年,波特兰水泥问世,又经过大约10年,水泥及钢筋水泥混凝土应用技术日臻成熟,自始水泥及钢筋水泥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被大量广泛应用。古典建筑、现代建筑、工业民用建筑、公共建筑,鳞次栉比耸立在各地;道路、桥梁、隧道、堤坝延绵数万公里,连接着彼此。呈现出一派现代文明繁华世界。

料所难及的是,人们寄希望长命百岁、万世永恒的钢筋水泥混凝土,难经岁月考验,不断出现开裂、渗漏、腐蚀,不仅影响了建筑物使用功能,还威胁着建筑物安全和使用寿命。为此,多年来世界各国均将混凝土的腐蚀与防腐蚀列为重大课题,予以研究。目前,每年美国花费在混凝土腐蚀维修费3000亿美元;英国每年因混凝土腐蚀损害发生的维修费用,也高达55亿英镑;据《中国腐蚀调查报告》一书披露,我国每年腐蚀损失约为5000亿元,占GDP6%,其中建筑腐蚀占40%

建筑防水材料对砼而言是一种防护材料,多为有机高分子防水涂料,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但其正常使用寿命显然比无机材料的钢筋水泥混凝土短得多。目前,业内公认的王牌防水三元乙丙卷材,也只敢说可以使用50年,其余的防水材料使用寿命则要短一些。

大凡建筑设计,皆以主体结构稳定安全为依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将建筑耐久年限分为4级。I级为100年以上,适用于特别重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II级为50年,适用于一般住宅、民用建筑;III级为25年,适用于次要的建筑;IV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建筑。据悉,我国相关桥梁设计规范规定,重要桥梁、隧道设计寿命为100年,特别重要的按120年设计。高速公路按50年使用期设计。

作为?;げ愕慕ㄖ浪?,我国现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将建筑屋面防水分为四级:I级适用于特别重要的建筑,防水层耐用年限25年;II级适用于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高层建筑,正常使用期15年;III级适用一般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防水层耐用年限为10年;IV级适用于非永久性建筑,防水层耐用年限为5年。规程分别提出了对相应材料品种选用、防水层的设置,节点做法,作出了严格要求。

目前,我国依然是执行防水工程五年保修期。2000130日,国务院279号令发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其中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屋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SPAN>

由上可见,用于建筑的长寿材料钢筋混凝土尚且存在开裂、渗漏、腐蚀,并非万寿无疆,更何况寿命不长(相对于无机材料)的防水材料,而且从设计寿命到保修期更不长的建筑防水,远不能与建筑寿命匹配!从材料的选用到设计规范制定,再到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都决定了建筑防水是建筑的“短板”,除了影响建筑使用功能外,还严重制约着建筑物生命周期,此说决非耸人听闻。

君不见,前些年北京三元桥,因钢筋混凝土开裂渗漏,随后遭受碱骨料反应、碳化反应、溶雪剂氯盐腐蚀,再反复多次冻融破坏,使用不几年便被迫撤除;君不见,武汉市中山公园——武展地下通道,起用后近十年,渗漏不断,最后被迫封闭等待地铁修建时一并解决;还有武汉青年路,某高档住宅小区,多栋住宅楼渗漏,开发商与建筑商、业主对簿公堂。

建筑渗漏决非小事,关系到政府形象,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是关系到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建立的大事。

. 影响建筑渗漏的因素

我国是世界第一建筑大国,每年建筑面积在15-18亿平方米。近年,国家又确立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高速公路、高铁、隧道、空港、码头项目众多,可以说全国就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大工地。

据悉,我国现有房屋渗漏率在65%以上,新建房屋一次验收渗漏率几近100%,先期北京、上海建的地铁,几乎渗漏不断;武汉的轻轨投运时,几乎每个站台都漏水;湖北先前建的某条高速公路,运营不到2年,就呈现坑坑洼洼,维修不断……

造成建筑渗漏的因素在哪里?

1. 对建筑防水严竣性认识不足

多数人能认识到建筑防水缺失会造成心情不爽、不舒适、不方便。认为必须做好建筑屋面、卫生间、厨房、地下室的建筑防水。但是,是否外墙、地面、公路、桥梁需防水?是否凡正规建筑都应考虑建筑防水?因建筑防水缺失,全世界或直接或间接每年用于维护、重建的费用高达数千亿美元,真有那么多吗?建筑防水真能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吗?现实如此,但依然有人质疑。

作为建筑工程主材的无机材料水泥钢筋混凝土,180多年来一直大量广泛用于建筑产业,但水泥混凝土的缝隙和开裂100多年来一直困挠着人们。大家知道,生产水泥砼理论用水量、水灰比为0.24,但为满足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需要,实际水灰比多为0.45-0.70,多出的水份在砼制成后要逐步逃逸出。由此,先天性决定了砼为孔、缝结构,我国相关砼技术规范也允许砼存在0.2mm裂缝。砼孔隙或裂缝中的水受冻后会膨胀,反复冻融会使砼崩溃。另外,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酸盐、氯盐,随着水份进入孔缝,与水泥水化物产生化学反应,又会进一步加速钢筋锈蚀和砼崩溃。所以,砼的防水防腐,不用说房屋,就是公路、桥梁防水防腐,近年也被业内接受,已形成共识,并逐步建立完善有相关规范规程。

作为建筑防水材料,有刚性防水材料和柔性防水材料。刚性多为水泥基防水材料,其应用多同水泥,优缺点与水泥砼相近;柔性防水材料,主要为涂料和防水卷材。一般而言,有机材料使用年限不如无机材料。譬如涂料,有的可用5-8年,有的8-15年或稍长;业内认为最顶级的三元乙丙防水卷材,说是可以用50年,但现实中少见。一般的防水卷材使用寿命则要短得多,有的8-10年,有的10-20年,有的20-30年不等,与使用条件有关。总的说来,防水材料的使用年限不及水泥砼,况且建筑防水的设计年限和保修年限都比建筑物寿命短得多,建筑防水是建筑的短板决非言过其实。

2. 建筑防水管理缺失

由于世人对建筑防水认识不足,在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相关文件中,建筑防水被列为60类专业承包资质中的一个小专业。大凡一项建设工程被总承包公司承接后,往往按专业交由各专业承包公司和相关劳务分包公司施工。典型的是某一项屋面2级防水工程,设计方、建设方、审图方都认定为56/m2造价,最后交到防水公司做,连材料带施工才26/m2。项目实施过程中,总承包公司、专业承包公司或劳务分包公司利益如何划分,施工方、监理方、工程质检方又如何能顺利过关,这其中的奥妙恐只有当事人能说清楚。

作为专业承包或劳务分包的工人,多数是洗脚上岸的农民工,也是经历过行业培训的,并不傻,他们决不会自贴工钱做赔本的买卖。而且,现实的建材市场,良诱不分,质量参差不齐,他们只能违心地用所谓的“非标”产品去糊弄老百姓了。

管理缺失,涉及到建筑防水材料市场管理,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的管理。前些年,曾有一份关于建筑渗漏原因调查报告,其指出因施工原因造成渗漏占48%,施工人员的素质可能是主要原因,但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呀。

3. 设计规范、规程编制及应用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建筑工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随着与国际交流频繁,我国防水材料无论品种还是质量,都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而且产量稳居世界第一。若说差,差就差在应用技术严重滞后,因为建设量大,影响就更严重。

我国现有的屋面防水技术规范及地下防水技术规范初始制订到现在已修编2次,但依然跟不上形势,尚正在加快修订中;我国的高速公路、高铁、地铁正在快速发展中,相关的防水、防腐技术规程还相当滞后。目前,试行的一部分规程中,有些品种的应用,还有必要继续推敲,有些新的防水防腐材料,应加快在环保工程、海洋工程、地下工程试行,尽快总结经验。

现有的技术规程及暂行规程,还应尽快广泛组织相关的设计专业、技术专业人员学习熟悉,加强宣传推广应用。据业内资料,现出现的渗漏工程中,因设计不当大约占26%左右,应尽快解决规范滞后及实施不力状况。

 

4. 建筑防水定额造价太低

我国建筑屋面、地面防水,多年来一直维持在20-50/m2左右的低价位,尽管房价已翻了多少番,已由1000多元/m2上升到几千元,乃至上万元、数万元;尽管人们在装修中,每平方米投入已由几十元上升到数百元,乃至上千元,数千元,但房地产开发商依然守住底线,以不变应万变,让建筑防水在低价位运行。

据悉,武汉市防水工程造价仅占建筑工程总造价的不足1%;拾多年前,业内在南京召开全国会议,与会者曾呼吁将全国建筑防水价位由平均2%提升到占建筑总造价的6%。多少年又过去了,物价上涨了,房价上涨了,但建筑防水造价却依然故我。

目前,据统计,我国建筑防水平均造价在总造价的1-3%,而国外多为8%,日本大约为10%;如此低价位,再加上相关部门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奉行最低价中标的作法,工程不渗漏当然少见了。

5. 防水是系统工程各方配合不协调

建筑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防水材料生产、销售,涉及到建筑防水工程设计、审图,涉及到工程施工、监理、监测、验收等众多环节,这众多的环节、单位,又分别归口不同的部门管理,若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难以保证工程不渗漏。据某部门对若干城市一段时期内建筑工程的调查,总体渗漏率为65%。渗漏的原因,各方面所占的比例分别为:材料占20%、设计26%、施工48%、管理6%。

防水材料生产,归口建材部门管理;建材销售,归口工商管理;生产许可及技术质量,归口技术质监部门管理;工程设计、审图、施工、监理、验收则归口建设部门管理。如此众多的环节,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行政或法制手段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共同解决。

6. 正常的维护维修管理不到位

建筑防水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后,也应跟踪监护,定期(或非定期)进行维护维修。有鉴于目前执行的是建筑防水5年保修期,建筑设计是一级(25年)[或二级(15年)、三级(10)年]防水。为此,在保修期内,在防水设计的正常使用期内,应加强对建筑防水层的监控、管理、维护,必要时及时更新建筑防水,以使建筑防水与建筑寿命匹配。

. 树立科学建筑防水观,建设无渗漏工程

人类社会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近十年世界科学技术及工业发展水平及成果已超过过去50年的和,地球拥有的资源被大量消耗,世界环境急骤恶化,人类面临严竣挑战。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责任,已摆在人们面前。

我国实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战略措施,为中国建筑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筑是百年大计,建筑业兴旺为建筑防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万无一疏的建筑防水将为建筑长治久安提供保证,固若金汤的防水将为建设两型社会作出贡献。

解决建筑渗漏,建设无渗漏工程,应树立科学的建筑防水观,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建筑防水重要性认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建筑防水除了满足建筑带给人们的安逸、舒适、愉快、高尚的生活档次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维系着建筑结构的安全。完善的防水包覆层,保护着钢筋砼免遭锈蚀和崩溃,维护着建筑长寿,直接关系到大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是要充分认识,建筑防水是广义的建筑防水,除了屋面、厨卫间、地下室、墙面之外,大坝、水池、地下通道、矿井、隧道,还有高铁、高速公路、桥梁等都需要防水,凡建筑皆应防水,只是等级区别而已。

三是要充分认识,建筑防水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开发商、防水材料生产及经销商,关系到设计、审图、施工、监理、质监、验收等众多单位及环节,同时其业务又分别归口建材、建设、工商、质量等部门。为此,需要在政府统一领导协调下,严格相关制度和规程,严格把好各道关口,才能予以确保。

各级机构及新闻媒体,应大力宣传建筑防水在建筑中的作用,让人人都了解建筑防水,让群众都监督建筑防水,让大众都享受到完美可靠的建筑防水带来的幸福。

2. 规范建筑市场

人们对“豆腐渣”工程深恶痛绝,簰州湾大堤倒了,某大桥垮了,某大楼歪了,“512”一批豆腐渣工程坍了,“水货”工程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让人们记忆犹新。建筑业曾被列为腐败的重灾区,规范建筑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一是提请质监部门、消费者委员会、建材协会,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对各级建材市场,对各类主要建材产品实施联合打假,将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的假冒伪劣建材产品清除市场,封闭摧毁其生产窝点,对生产销售者处以刑法,对故意采用假冒伪劣建材产品者处以警示;

二是对在建工程严加监管,一经发现偷工减料,以劣充优,制造豆腐渣工程者,严惩不待。参照北京、天津、上海市建筑管理部门做法,将严重违法的施工单位清除出建筑市场;

三是崇尚诚信,开展诚信个人、诚信单位评选,予以大力宣传表彰。宏扬正气,打击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

3. 制定合理价格体系

国外发达国家建筑防水造价,一般占建筑总造价7%以上,其中,日本占10%。我国建筑防水价位,多年来一直在1-2%徘徊。某单位统计透露,武汉市防水工程造价只占建筑总工程造价的0.2%-0.5%,如此低价确实令人担忧。拾多年前,业界在南京召开全国性的大会,会上有识之士呼吁将防水造价调整到6%左右,现在是物价升上去了,防水造价反而降低了。

最为可怕的还是,我国建筑防水价位低,防水又是建筑寿命的短板,业内工程招投标还盛行最低价中标,对建筑防水无疑是雪上加霜。中标以后,承包单位为生存,只得采用劣质材料做隐蔽施工,节点的合理调整必将被削弱,最后是工程蒙混过关,日后渗漏留下隐患。须知,日后翻修的费用往往会是原防水费用的数倍,特别是墙面工程和地下工程,治理费用可达原防水费用的5-10倍。对业主、对国家造成更大损失。

为此,建议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牵头,吸收材料生产、设计、施工、物价、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参加,参照国外相关数据,充分考虑材料生产成本,流通成本,施工成本,以及各相关部门发生的管理费用,还有合理的利润,制定出不同防水级别,采用不同防水材料,达到不同使用功能的防水工程定额,供行业内共同遵守。

4. 推行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

我国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为: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屋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逼淝碧ù适窃市斫ㄖ?,保修5年。拾多年来,我国建筑渗漏情况依然严峻。仍然是群众投诉的重点。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广泛推行了建筑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一般定为10年,在保证期内不得出现渗漏。否则,总承包或施工单位不仅无偿维修,同时赔偿由此造成的连带损失。至此,建筑渗漏由原百分之几十骤减到百分之几。日本原本渗漏严重,推行后,成效出人意料的好,投诉、纠纷消失了,彻底解决了渗漏的难题;欧洲也是如此,其中瑞典房屋渗漏率降为千分之四。

为此,建议学习国外做法,将我国现行的5年保修期改为“保证期”,期限规定为10年,与国外接轨。当建筑发生渗漏事故时,由承保了建筑工程质量保险的保险公司首先对业主进行赔偿,然后向建筑设计、勘察、监理、施工单位、质量检查机构等相关责任方追偿。

推行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有利于建设方选用优质耐用材料,可以有效杜绝假冒伪劣,促进设计更合理,施工更精益求精,监理、质监省事,建筑安全长寿,用户放心、舒心。

 

                        湖北省建筑防水材料工业协会